3月10日,我們從上海黃浦區獲悉,2022年,該區交通委在管理范圍內的4條道路停車場試點建設充電設施。這也是上海市首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道路直流充電樁。
截至目前,黃浦區已設置直流快充樁1111個,交流充電樁1818個,建設比例約15%,快充占比38%,正逐步構建起5分鐘充電生活圈。
據悉,黃浦區麗園路充電站在3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有消費者表示“太方便了,以后會經常來充?!倍宜硎就\囐M家充電費一點也不貴。還有居民表示,“本來還準備買汽油車呢,現在家門口就有快充了,我要改變主意買新能源車了?!?/p>
可以看出,消費者們對直流充電樁的熱情度還是蠻高的。
為什么呢?我認為還是因為在內心里消費者對電動車續航里程或者說是現在的充電補能網絡存在焦慮,相比油車的省時省力,電動車的充電確實是略遜幾籌的。去年年底,據央視財經報道,隨著各地氣溫降低,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再度出現。續航里程縮水、電池充不滿電、不敢開暖風,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很多車主,甚至有新能源車主凌晨四點起床搶充電樁。
當時有車主反映稱,“新能源車主會規劃路線是必備素質,下一個充電樁還有多遠,如果跑過去沒有樁,能不能撐到另一個樁。我最驚險的一次,找到樁時續航只剩兩公里?!?/p>
確實,如果用車都能占據消費者大量時間,甚至花了時間可能都充不上電,那么為什么要買電動車呢?難道只是因為搖不到燃油車的號嗎?或許有些消費者會這么做,但是相信大部分消費者還是不會的,從兩者之間的銷量差距還是能看出端倪的。
而此次上海建立五分鐘充電圈,可以說很好的解決了消費者的焦慮,我相信從上海開始,以后全國各地都會廣泛的建設道路直流充電樁,新能源車的銷量也會節節攀升。
那么,當補能不能成為新能源車的弊端后,你會選擇一輛電動車嗎?